骨科小科普知识内容

2025-01-23 01:58来源:本站

网上有关“骨科小科普知识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骨科小科普知识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最近几个月,7岁的梦瑶每天一到家,就撒娇着跟爸妈说“右腿痛”,爸妈以为是“生长痛”,或者是在学校玩耍时磕磕碰碰引起的,就没当回事。但过了一段时间,梦瑶还是喊痛,于是到医院检查,拍了片子才发现孩子得了“骨肿瘤”…

在多数3-11岁的儿童中有一种正常的腿痛叫“生长痛”,但引起儿童腿痛还有些“不正常”因素,比如梦瑶的“骨肿瘤”。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区分这两种儿童腿痛呢?

早在200年前,国外一名叫Duchamp的教授就提出了“生长痛”概念,多指儿童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出现的疼痛现象,在接近青春期后消失,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多数人认为生长痛由于骨骼迅速生长,周围神经肌腱不能相应增长产生的牵拉痛。

骨癌的专业名称是恶性骨肿瘤,其中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最爱“招惹”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因为孩子处于骨骼的快速生长期,成骨细胞受到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后,容易发生瘤变和恶变。

据了解,在中国,青少年恶性骨肿瘤每年新发患者约1万人,大部分患儿家长误将夜晚发作的肿瘤痛当成“生长痛”,在早期没有被家长甚至医生重视,很多患儿在发现时病情已经进入晚期。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肌肉性疼痛,多在运动后出现,特别是孩子在白天的运动量过大时,半夜就会出现膝关节、大腿或小腿部位的间歇性发作性疼痛。 而且,疼痛的位置不固定,可能腿的一侧疼痛消失后,过几天另一侧又疼痛,断断续续,直到青春期后即可消失。

而肿瘤痛相对来说,可谓是 “早期隐蔽,逐渐来势汹汹”。 刚开始时,患儿会有隐隐的骨头痛,活动多了会感觉更痛,但休息过后会有所缓解。因此,很多患者会把这种疼痛误认为是青少年时期的“生长痛”,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后来,疼痛一直没能缓解,持续时间加长,频率增高,尤其是疼痛发生在晚上、出现酸困胀的感觉,并且还伴有发烧、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有时还能摸到疼痛部位有疙瘩,肿瘤很可能已经突破骨头长在肉里了!

生长痛属于肌肉性疼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以限制活动为主,可以辅助局部按摩、热敷,即可减轻疼痛。对大龄儿童,可口服维生素C或B6等;如果疼痛厉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化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等。 大部分患儿得到确诊已经到了中晚期,常常因肿瘤巨大没法控制,而采取截肢手术,但对病人来说,截肢的打击非常大,有些患儿因为不愿意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而渐渐内向自闭。

随着现代放、化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如果能早发现,5年以上生存率能达到80%。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治疗骨肿瘤的基本原则。

除了生长痛或肿瘤痛,如果儿童出现腿痛,可能还会是以下一些问题:

1、滑膜炎

这是儿童发育期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膝关节,常伴关节肿胀、积液,病情严重情况与关节腔积液量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可自愈。

2、青枝骨折

儿童骨骼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遭受暴力发生骨折时,就会出现像植物青枝一样折而不断的情况,很多时候并不被察觉,就是觉得痛。青枝骨折通常不需要手术,石膏外固定就会有很好效果。

3、白血病

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非常容易出现四肢骨和关节的疼痛,这主要是骨膜受到白血病细胞的侵袭引起的。患儿往往表现为不愿意走路,行动困难,不想大人抱。

4、滑膜皱襞嵌顿

多由外伤、慢性炎症刺激,表现为膝前疼痛、弹响,屈膝、跳跃时疼痛明显,当出现关节积液可出现关节屈伸都受到限制。

到底是不是生长痛,做爸妈的千万不能 大条 ,定期随访、及时就诊才是王道!

唯医骨科,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识,让您看到既贴心实用又放心靠谱儿的小知识。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骨科相关困扰,请把“唯医骨科”推荐给他们,送上一份 健康 礼物!

还记得08年刘翔伤退泪洒鸟巢的画面么?那应该是「跟腱炎」这个病,给国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

然而,并不只是职业运动员会有跟腱炎。喜欢体育运动的普通人,甚至不做运动的人也经常会受到“跟腱炎”病痛的折磨[1]。相关数据显示:专业体育运动员的跟腱病终生发病率高达24%[2]。而我们这些休闲跑步的普通人中,跟腱炎占到了全部跑步损伤的6%-17%[3]。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跑步,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跟腱炎”患者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加。这一点从我之前文章的评论区留言和后台私信也能看到,很多人都在询问诸如“脚后跟疼到底是什么病”、“得了跟腱炎还能不能跑步”、“跟腱炎该如何治疗、保养和预防”等等的问题。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跟腱炎」 这个话题。

跟腱,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脚筋”、“大筋”。

如上图所示,跟腱的一头连接着小腿后方肌肉,另一头连在脚后跟骨头上。这样,小腿肌肉一收缩,拉动跟腱,再带动跟骨,就可以完成垫脚尖、加速跑和起跳等重要动作。

跟腱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奔跑跳跃的基础,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武侠小说和黑帮**里,经常会说一个人的脚筋被挑断,武功尽失,人就废了。尽管有些夸张,但也从一方面反映出跟腱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是的,我们走路、跑步和跳跃都会使用到跟腱。如果使用的过度,甚至于暴力作用,就会让跟腱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起跟腱发炎,表现出小腿后方足跟上方的疼痛。这就是跟腱炎。

主要表现为:小腿后方、脚后跟上方疼痛。

较轻者会在早晨感觉到小腿后方僵硬酸痛,严重者局部还会表现出肿胀甚至发红。

脚踩地、垫脚尖、跑步、跳跃等活动会诱发疼痛,或让疼痛感加重,休息能明显缓解。

(1)长期反复的运动锻炼

在长期反复高频的跑跳运动中,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局部细微的损伤炎症得不到有效的修复,累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跟腱慢性的损伤和炎症。而后,偶尔的一次轻微损伤或者运动量增大,就成了压坏跟腱的“最后一根稻草”

(2)突然增加的锻炼或运动量

长期反复运动突然增加训练量,或者平时不怎么运动突然猛的运动一次,就比较容易让跟腱遭受损伤,从而诱发跟腱炎的急性发作。尤其是在锻炼前和锻炼后没有进行充分热身拉伸活动时。

(3)穿不适合的鞋子进行锻炼

穿着不适合的,甚至已破损的鞋子进行运动跑跳,也是引起跟腱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当足跟骨后部存在关节炎或骨性增生时,不合适的鞋子会与本身病变共同作用,摩擦并损伤跟腱,诱发炎症。

(4)其他

除了以上一些常规因素外,专业的医学研究也发现了“跟腱炎”的其他危险因素。

比如:寒冷天气训练就与跟腱炎的高发病率相关[4]。

再比如:先天性的足踝力线不良、跑步姿势不正确)、双腿不一样长等,也和跟腱炎发作相关[5,6]。更甚者,年龄、男性、肥胖以及高血压都可能是发生跟腱疾患的危险因素[7]。

一些特殊的药物,比如名字叫“XX沙星”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能与跟腱炎甚至跟腱断裂有相关性[8]。

(1)急性发作

1)休息:也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其间任何引起疼痛或者能让疼痛加重的动作,都尽量要避免去做,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加重炎症反应。

2)冰敷:注意不是一直冰敷。一般是使用装着“冰+水”的熟料袋冰敷,每次冰敷的时间为15-20分钟,1天可以冰敷4-6次。

3)外用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尽管如今非甾体类抗炎药已经较为安全了,但毕竟仍有一些副作用,非专业人士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般情况下服用一周左右。具体药物就不说了,避广告之嫌。关于外用和口服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我之前的文章有详细说明,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扶他林),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

《这个药,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药,却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误解的药》

4)酌情选择足跟垫、弹力绷带、扎贴甚至支具等以支撑跟腱,控制炎症。

5)跟腱炎无论是急性发作,还是慢性持续,个人都不建议打封闭,因为远期可能增大跟腱断裂风险。目前业内对急性跟腱炎打不打封闭都尚有争议。

(2)慢性持续

慢性跟腱炎治疗起来相对复杂。

1)接受专业的运动康复治疗。

慢性跟腱炎的运动康复较为专业,涉及到各类负荷抗阻运动、离心型运动等复杂专业康复锻炼,且有过程中有一定风险(如病情加重,甚至跟腱断裂),不是我们可以自学的。所以这里就不做科普介绍了。不要小看慢性跟腱炎,会对未来运动产生不少影响,所以运动康复这种重中之重,一定要交给专业人士。

2)急性疼痛缓解后,可以在无痛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正常活动运动。但是活动前,一定要下功夫花时间充分热身,活动后更要仔细拉伸。

3)如果经前期治疗,疼痛症状仍持续存在,如今一些新型的技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比如:体外冲击波、PRP注射、低能激光灯治疗以及手术。

在知晓前文第3节中的危险因素后,我们就可以做出各种预防措施以预防或降低跟腱炎的发病率。比如:

(1)在锻炼前对肌肉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运动。

比如,如果我们准备跑较长距离,在正式跑之前可以先慢跑一段时间预热,而后做一下专门的下肢热身运动和拉伸。在正式开始跑步时,我们先从一般速度开始,随后缓慢增加跑步速度。

(2)避免突然增加锻炼或活动。

当我们因为受到各种刺激,比如被别人说胖而准备进行一项新的锻炼或活动时。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缓慢开始。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进行强度更大的、持续时间更长的锻炼。

(3)避免在寒冷的户外跑步或锻炼,穿适合自己的鞋子,避免在坚硬的路面上跑步。

(4)必须服用“XX沙星”这类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运动员,运动需有所小心。

对于需要使用氟喹诺酮类治疗的运动员或活动量较大的患者,还是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跟腱炎或跟腱断裂风险的。比如:服药期间适当减少训练量及训练强度。一般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完成2-4周后才恢复到高强度训练或比赛。而对于服药期间发生跟腱部位疼痛时,应予以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

更多有趣有用有料的医学科普知识,欢迎您继续关注 @骨科医生路遥

1.Alfredson H, Lorentzon R. Chronic Achilles tendinosis: recommendation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ports Med 2000; 29:135.

2.Kujala UM, Sarna S, Kaprio J.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and tendinopathy in male former elite athletes. Clin J Sport Med 2005; 15:133.

3.Fahlstr?m M, Jonsson P, Lorentzon R, Alfredson H. Chronic Achilles tendon pain treated with eccentric calf-muscle training.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03; 11:327.

4.Milgrom C, Finestone A, Zin D, et al. Cold weather training: a risk factor for Achilles paratendinitis among recruits. Foot Ankle Int 2003; 24:398.

5.J?rvinen TA, Kannus P, Paavola M, et al. Achilles tendon injuries. Curr Opin Rheumatol 2001; 13:150.

6.Leppilahti J, Korpelainen R, Karpakka J, et al. Ruptures of the Achilles tendon: relationship to inequality in length of legs and to patterns in the foot and ankle. Foot Ankle Int 1998; 19:683.

7.Holmes GB, Lin J. Etiolog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atic achilles tendinopathy. Foot Ankle Int 2006; 27:952.

8.van der Linden PD, van Puijenbroek EP, Feenstra J, et al. Tendon disorders attributed to fluoroquinolones: a study on 42 spontaneous reports in the period 1988 to 1998. Arthritis Rheum 2001; 45:235.

关于“骨科小科普知识内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久久资讯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